闊步在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道上
歷史在這里交匯,又在這里遞進。
2019年10月,北京。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鏗鏘話語傳遍神州大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為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國務院名義召開中醫藥會議,全國中醫藥大會的召開昭示著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中醫藥振興的航程,迎來新的出發。
——專門部署中醫藥發展的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中央《意見》)印發,擂響了催人奮進的戰鼓。
在抗疫前線交出優異答卷,在千家萬戶服務基層百姓,在田間地頭助力脫貧攻堅……是時代發展的浩蕩春風,是黨和國家的殷切關懷,讓中醫藥事業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中華大地上,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政策先行 一張藍圖引領事業航向 五月的河南南陽,春風拂面,綠意蔥蘢。 5月12日,正在南陽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醫圣祠和南陽藥益寶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中醫藥發展和艾草制品產業發展情況。 醫圣祠前由古論今,艾草香里關切民生,總書記對中醫藥的關懷,在中醫藥界掀起了一股“熱浪”,中醫藥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兩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上下高位推動中央《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的落地落實,將大會精神化為推動中醫藥傳承振興發展的切實動力。 2019年12月,中央《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印發,分工方案圍繞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等六個方面,將中央《意見》分解成125項重點任務,明確各項任務的具體負責單位。 今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認真總結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經驗做法,破解存在的問題,更好發揮中醫藥特色和比較優勢,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墩叽胧返某雠_,加快健全符合中醫藥規律特點的政策體系,加快推動解決中醫藥發展實踐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快中醫藥有特色、高質量地發展,更好實現中醫藥傳承創新。 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強調:“要做好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使傳統中醫藥發揚光大。要科學總結和評估中西藥在治療新冠肺炎方面的效果,用科學的方法說明中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中的療效?!痹谑龑萌珖舜笏拇螘h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 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實踐中好的經驗和做法,加強了與民法典、中醫藥法等法律的銜接,提出完善中醫西醫相互學習的教育制度、完善醫防結合和中西醫協同防治的體制機制等,這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也突出了堅持中西醫并重、促進中西醫結合的特點。 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提出建立中醫藥專利特別審查和保護機制。 兩年來,各部委同向發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教育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國家藥監局印發《關于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健全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審批體系,強化中藥質量安全監管等;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實施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多部門協同、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 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符合中醫藥規律特點的政策體系,已見雛形。 貫徹落實 一呼百應力促精神落地 大河奔流開新路,層巒竦峙爭高峰。 兩年來,全國各地扎實推進,將中央《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化為實在舉措。 山東、湖南、浙江、貴州等地陸續召開了本地區的中醫藥大會。2020年,廣東、四川、河南、廣東、黑龍江、云南、江蘇等相繼印發貫徹落實舉措文件;2021年,北京、浙江等地也陸續出臺相關文件。多個省份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貫徹落實措施并對中醫藥工作作出批示。在加強中醫藥發展投入支持方面,四川爭取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近5個億,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山西省財政拿出1個億的專項資金支持中醫藥強省建設。河北爭取財政資金2600余萬元,在16個道地藥材產業大縣建設良種繁育基地和精品示范基地等。 兩年來,各地以貫徹落實中央《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為契機,積極推動地方中醫藥法規的制修訂進程。 2019年11月,江西省人大常委會率先審議通過《江西省中醫藥條例》,成為中央《意見》出臺后首個頒布新修訂的地方中醫藥法規的省份。隨后,湖北、四川、陜西、安徽等省陸續實行新修訂的中醫藥條例。今年1月1日,《山東省中醫藥條例》開始施行,明確構建中醫藥服務體系的具體要求。5月1日,《北京市中醫藥條例》正式實施,固化中醫藥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創設西學中、師承等管理制度。甘肅、貴州、廣東等省的中醫藥條例也相繼施行。全國各地快馬加鞭地建立健全中醫藥法規體系,中醫藥法的貫徹落實取得累累碩果。 兩年來,多地在醫保政策機制改革上的有益探索,讓更多群眾在享受中醫藥服務同時減輕了醫療費用負擔。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實行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探索按中醫療效價值付費新模式,實現患者、醫院和醫保部門三方共贏。按療效價值付費不僅節約了醫療成本,還減輕了患者醫療負擔,給患者提供了更多的診療選擇。 山東省威海市扭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牛鼻子”,統籌“三醫聯動”,通過實踐探索,找到了一條符合中醫藥服務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新路子,實現了“患者少花錢、醫院增收入、醫保減支出、中醫特色得發揮”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福建省三明市加大醫?;饘χ嗅t藥事業的扶持力度,將中醫醫療服務的價值提上去、讓百姓看中醫的花費降下來,讓中醫醫療服務臨床價值和技術勞務價值得到充分體現。營造出政府重視中醫藥、扶持中醫藥,百姓信任中醫藥、愛用中醫藥的醫療服務氛圍。 兩年來,各地貫徹落實中央《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的舉措和經驗,走進千家萬戶,切實惠及基層群眾。 在浙江杭州,“縣鄉一體化”的中醫藥服務讓百姓在家門口“好看病”“看好病”。 在河南南陽,林立的73家中醫醫院、196個鄉鎮衛生院中醫堂、30個綜合醫院仲景苑、13個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和大量民辦中醫醫療機構,形成了一張密集的中醫藥服務網。 在甘肅隴南,甘肅省中醫院牽頭成立緊密型風濕骨病??坡撁?,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中醫藥服務能力,把多項中醫適宜技術向基層推廣,實現“??坡撁私ㄔO”“技術扶貧”“萬名醫師下鄉”三位一體發展,讓基層百姓看病不再難。 烈火淬金 一場大考交出優異答卷 10月13日凌晨,江蘇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史鎖芳倒在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崗位上,獻出了寶貴生命。始終戰斗在一線的史鎖芳,是無數沖鋒在前、勇擔使命的中醫藥人的縮影。 面對來勢洶洶的變異毒株,中醫藥再次劍指疫魔。今年以來,河北邢臺、云南瑞麗、遼寧營口、廣東廣州、江蘇南京、福建廈門、甘肅蘭州……有疫情的地方就有中醫藥人的身影,有疫情的地方就有中醫藥參與。 “面對‘德爾塔’,‘中國方案’越來越成熟有效,我們有防控信心、有治療信心、有康復信心!”這是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在抗疫前線承諾。 “我在專家的指導下喝中藥、練中醫養生功法,身體好了不少?!边@是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中醫醫院隔離點的新冠肺炎患者接受中醫康復治療后的真情流露。 兩年間,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凝聚著中華民族博大智慧的中醫藥經受住了黨和人民的檢驗。 回顧難以忘懷的2020年,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中醫藥的療效。 5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馳援湖北武漢,中醫藥系統近5000人奮戰在荊楚大地。中醫藥治療方案出爐并納入國家診療方案,中醫藥全程深度介入新冠肺炎的救治與防控。臨床數據顯示,全國中醫藥使用率達92%以上,中醫藥總有效率高達90%以上。從2020年2月14日開艙到3月10日休艙,由中醫人整建制接管的江夏方艙醫院采用中西醫結合“全覆蓋”和“全過程”的救治方法,實現了“零死亡,零轉重,零感染”的目標。 這是貫徹落實中央《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過程中,中醫藥交出的優異答卷;這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這是中醫藥闊步在新征程上的重要一役。 黨和國家相信中醫藥—— 2020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堅持中西醫并重,組織優勢醫療力量,在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上拿出更多有效治療方案。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密集出臺做好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建立健全中西醫協作機制、加強定點醫院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等制度文件,動員部署中醫藥系統全面投入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歷史選擇了中醫藥—— 中央《意見》提出,建立有效機制,更好發揮中醫藥在流感等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治和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中的作用。 面對前所未見的新冠病毒,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中醫藥人殫精竭慮,鞠躬盡瘁,從古典醫籍中挖掘精華,在傳統方劑中尋找靈感,以現代科技智慧為指引,創造性、高效率地篩選出“三藥三方”,探索中醫藥應對重大疫情的藥物研發、篩選和注冊機制。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醫藥彰顯了在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創造了多個“首次”——首次大范圍有組織實施早期干預,首次全面管理一個方艙醫院,首次整建制接管病區,首次中西醫全程聯合巡診和查房,首次在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探索形成了以中醫藥為特色、中西醫結合救治患者的系統方案。 中醫藥的抗疫成效備受國際矚目,中醫藥抗疫的寶貴經驗在國際舞臺閃耀光芒。 人民需要中醫藥—— 面對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異毒株,中醫藥再次亮劍?!拔覀冇行判拇蜈A這一仗?!边@是中醫藥人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沐浴著新時代的陽光,中醫藥人將繼續貫徹落實中央《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把使命扛在肩上,把責任刻在心里,以更加堅定、自信的姿態,闊步在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道路上。
——文章轉載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公眾號